close

母乳不是萬能的,它不該承擔一切養育的責任。

寶寶哭鬧有許多理由,不全是母乳的問題。

對於乳汁分泌的道理和操作方法書籍雜誌反反覆覆說了無數遍,但是仍然有一些媽媽苦惱,無論怎樣按照書上指導去做,她們的奶還是不夠寶寶吃,寶寶 就是要哭,無奈她們只好添加奶粉,用不了多久,她們自己的奶就干了,母乳餵養就此宣告失敗。縱觀這些媽媽們的問題,其中一些不乏有一些相似之處:

她們在哺乳之初,一般都經歷過下奶的困難:

看到她們「沒有」奶,孩子餓得直哭,家人(一般是孩子的姥姥或者奶奶)就來干預,要求給孩子餵奶粉;

即使乳汁分泌正常,仍然會出現餵奶後孩子哭鬧的情況,家人便說這是因為媽媽的奶「不夠」、或者是奶「不好」,孩子沒有吃飽,繼續給孩子添加奶粉;

有些嬰兒睡眠時間不長,一兩個小時就醒,有些嬰兒的體重增長不如其他嬰兒迅猛,這些都被怪罪到母乳質量上,不僅家裡人,就連一些醫生都勸告媽媽不要繼續哺乳,改餵奶粉吧;

這些寶寶們每次吃完母乳後,都能再吃一些奶粉,被大家判斷為吃母乳沒有吃飽,需要奶粉。如果母親不主張餵奶粉,家人會批評她是餓著寶寶了。迫於這樣的壓力,也因為沒有經驗,心裡沒有底兒,媽媽們屈從了,餵了奶粉,從而導致母乳真正分泌不足。

堅持母乳餵養,有時候是一件異常艱難的事情

最大的困難,其實不在於乳汁分泌不足,反倒是其他因素的干擾,尤其來自外界的壓力。最大的干擾和壓力,來自於一些對於母乳餵養有很深的誤解的家人或者知識老化的醫生。 有幫助,但有時,也會給新媽媽哺餵母乳的努力帶來干擾。

曾經聽一位媽媽說過,她不想給孩子添加奶粉,家裡老人就指責她會讓孩子「餓細了腸子」。在這種情況下,面對重重壓力,她怎麼能不焦慮。而這種焦慮情緒所產生的荷爾蒙,導致媽媽的身體即使有豐盛的乳汁,也分泌不出來。越是擔心、著急、心虛的母親,乳汁分泌越有困難。

我們經常聽到人們對母乳的指責,無論孩子出現怎樣的問題,人們首先要怪罪母乳—孩子哭鬧、睡眠不良、煩躁不安、體重增長看似緩

對於新生兒的看護,餵養是最重要的內容。但是在母親哺餵母乳的過程中,經常會聽到來自老人的建議或規勸。老一輩的經驗固然很慢,等等、等等,人們第一要批評的就是母乳:「是不是奶不夠、或者奶不好?斷了奶,吃奶粉吧!」

其實這樣的思維缺乏邏輯。吃奶粉的孩子也經常出現以上的問題,而且概率並不亞於吃母乳的孩子,為什麼人們不首先怪罪奶粉呢?為什麼沒有人說,「是不是奶粉不好?斷了奶粉,改吃母乳吧!」儘管很多人都明白,母乳大大優於奶粉。

母乳不是萬能的,不是吃了母乳就萬事大吉了。

嬰兒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「情況」,需要我們的細心觀察、耐心體察、開動腦筋想辦法。不能夠什麼都一古腦推諉到母乳身上,彷彿母乳要為孩子養育過程中的一切承擔責任。

新手媽媽們要切記的是我說過無數次的一句話:孩子哭,或者頻繁地尋找奶頭,並不一定就是因為餓了。新生兒對於一切需求和不滿的表示,只有一哭。所以當孩子哭起來時,別急著下結論,認定是飢餓導致,還可以從以下原因中尋長答案:

寶寶需要母親的懷抱,需要滿足額外的吸吮要求;

尿布髒了,或者小屁屁上長了尿布疹;

穿的太多,感覺太熱,或者相反,感覺冷;

吃奶時肚子裡進了氣,感覺不舒服;

媽媽吃了某種孩子過敏的食物,比如芥蘭、蔥蒜、辣椒、酒等刺激物,或者乳製品;

媽媽心情過於焦慮,導致孩子煩躁不安;

其他身體或者心情方面的不適。

很多人不瞭解的一個事實是,母乳餵養的孩子,即使吃飽了母乳,還有可能再吃下去50~100毫升的奶粉。這並不表明他們仍然餓,而是新生兒的一 種天性。有些孩子吃完奶粉就安靜了,家人誤以為這是因為母乳沒吃飽,奶粉餵飽了。實際上孩子只是需要額外的吸吮,奶粉不過是滿足了這個吸吮要求,所以孩子 安靜下來,孩子其實並不需要這些額外的卡路里。最好的滿足,依然是媽媽的奶頭。

另外,有的孩子睡眠時間長,有的孩子睡眠時間短。母乳本來就比奶粉容易消化,一兩個小時吃一次是很正常的。

國際母乳會建議那些奶水不足的母親,無論孩子多大,都可以採用以下辦法:

像喂新生兒那樣頻繁哺喂,24小時之內喂12次以上;

如果有條件,安排幾天時間,讓孩子不離自己身體,把孩子整天抱在懷裡,一有機會就餵奶,這樣堅持三天,肯定見效;

喂完一邊乳房,如果孩子哭鬧,不要急著給奶粉,而是換一邊繼續喂。一次餵奶可以更換乳房數次,乳汁不會被吃干的,而是越吃越多;

如果已經混合餵養,逐漸減少奶粉次數,而且不要先餵母乳、再餵奶粉,而是在確認母乳不足的情況下,另外加一頓奶粉。要讓孩子有幾頓純粹吃母乳,不期待吃奶粉。

當然最最重要的,是媽媽們要頂住壓力,相信自己,放鬆心情,保證乳汁順利分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ayray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